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越南还剑湖斑鳖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越南还剑湖斑鳖和越南还剑湖的龟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在闹市之中的还剑湖,是河内第一景观,不能不去。
湖面不大,周长约1公里,呈水滴状,南北长,东西窄。三十六坊居还剑湖西北方向,几近毗连。四周缀满楼舍商铺,终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路到水畔,建有亲水风景区,供行人游乐观景。只是景观带过于窄小,地幅不大,显得逼仄。但也是树荫遮岸,花草铺地,不失是个好去处。一群越南少女身着五颜六色的长衣裙,摆出各种姿势留影,嬉戏异情,清纯声一片,很是惹人喜欢。
正当晌午,春光明媚,轻风拂面,目光所至,景物一览无余。
说起此湖一名,与15世纪创建后黎朝的黎太祖黎利有关。一日湖面泛起一巨龟驮剑送与黎利,黎仗剑聚众,胜利后他又奉剑还愿,哪知龟衔住神剑,钻入湖中。民间传说,龟将剑还与天神,故名“还剑湖”。
河内还剑湖一瞥
湖心为一沙洲,两三亩大小,树木葱茏,花草繁茂,上盖有龟碑楼,就是因应神龟吸剑的神话故事。碑楼高四层,黄墙黑瓦,上塑龙虎造型,现为越南的国标物之一。
湖名与黎利有关,但立于湖东面的那座巨大黑褐色石雕塑像的主人翁却是11世纪初李朝的开创者李公蕴。望着身着汉式皇装的李公蕴,总觉得有很多话要说。曾下迁都令,将大罗城改名升龙,并定为安南首都的李公蕴一直被看作河内的守护神,其开创的李朝及仍有血脉延续的陈朝历时近四百年,是越南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公蕴登基时,朝制简陋原始。
《越史略》记,至彰圣嘉庆元年(1059年)百官上朝时,才开始穿戴幞头鞋袜。李朝沿袭汉制“一遵于宋”,还国王临政,自称皇帝中央集权,设置州县,九品封官。依汉唐律订《刑书》。可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文化不盛,统治集团“奉佛为有国常典”,拜佛教首领僧统、僧录为国师,僧侣充斥政府机构,佛教盛行,广建庙宇,仅升龙城就有“四庙八寺”。另辅以道教和民间信仰,如祖先崇拜、城隍崇拜等宗教,以凝聚民族心理。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及统治国家的需要,逐渐明白儒学的重要,李圣宗之后复崇儒学,建太庙,行科考,英宗时又置国子监。李朝时北抗宋廷,多次袭扰钦、廉、邕州,还西攻哀牢(老挝),南侵占城(现越南中部),收服西北、西部山区的 “洞獠”、“诸芒”等诸多少数民族部落,国势渐盛。原北宋封李朝历代君主均为交趾郡王或南平王,将越视为“交趾郡”,至1175年,宋廷封李英宗为“安南国王”,自此越被称为“安南国”。从中国方面看,这是中央政府首次视越南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当然朝贡外藩地位仍保留,之后,又分别封李英宗为“守谦功臣”、“守义功臣”等衔称。李朝均奉收。
湖东北角的玉山祠与龟碑楼遥对相望。据“玉山帝君祠记”称,玉山岛原为还剑的黎利的钓鱼台,在修建了碑楼的同时又建湖心岛这座祭祀关公的庙宇。临街而立的是头道门楼,上有“福禄”二字。二门名曰“砚台”,右题“龙门”,联称“砚台笔塔大块文章,唐科宋榜士子梯阶”;左题“虎榜”,联称“窦桂王槐国家桢干,虎榜龙门善人缘法”。面桥矗立的是第三道石门,名曰“得月楼”的阙楼,左右分题“不厌湖上月,挽在水中央”,显得有些文气。楼后即为玉山祠主殿关帝庙,合祀文昌帝君、关帝和吕祖,主殿后的次殿祭祀曾率领陈朝军民在白藤江打败蒙元军队的陈国峻,即被越人看做神祇的兴道大王。上述四神除兴道大王以外,都是明清时期在东亚广为流传的儒道教神体。
还剑湖旁玉山祠
玉山祠在越南宗教史上的地位,还在于此祠曾经是越南道教的传播中心,刊印了大量的中国道教经书,如《道藏》的部分篇章,还编印了越南神仙的传记集,如《会真篇》,约成书于阮朝绍治七年(1847年),现存刊本有嗣德三年(1850年)的玉山殿本。其中,收有越南男性神仙13名,女性神仙约14名。
时间紧迫,我们又绕湖去了造型优雅、融合了中国和法国建筑元素的赭色建筑——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越战期间这里是囚禁美国战俘的华卢监狱。接着还参观了建于1886年的新哥特式建筑——圣约瑟夫大教堂,以及越南独立战争纪念碑。
驾车北去,赶到河内著名的西湖风景区时,已近下午3点。湖东面为越南著名的真武宫。李陈时期实行三教并举的政策,道教盛行,特别是在社会动荡的年代,“有醮禳忏谢请福之事,常爱用道士”。
后黎朝时期,北郑南阮割据,社会陷于动荡之中,上层劲吹崇道之风,先是1514年黎襄翼统治期在西湖边修建真武庙,后郑主郑柞又重修真武庙,改称镇武观,即现在的真武宫,号称“北圻第二名胜”。
关内有两座山门,第一座山门为两层三门排楼式建筑,上书题额“镇武宫”,对联分题“水绕花环西湖钟秀,龙列凤舞北阙恩光”,突出表现了对北方文化的尊崇。过一大庭院便为第二道山门,山门宽大,仅有一层,为一典型的中式排楼建筑。院内古木参天,树荫下见五开间三进之殿堂。
殿前树一高大旗幡,上书“镇北”二字,似手写的,与此道观主题不相符合。殿内主祭真武帝君及玄天上帝。宋朝时期真武信仰在中国大地广泛流行,玄天上帝受到宋元明清历代王朝的封诰,武当山为玄天上帝的圣地。这种真武信仰岭南尤盛。广东南海西樵山、博罗罗浮山及广西容县真武阁等名山古刹皆拜真武,被看作南方的守护神。
越南后黎朝之后,这种信仰逐渐传入安南全境。西湖边的这座真武阁便应势而兴建。正殿供奉真武大帝铜像,据称,像高3.46米,重40吨。此铜像铸造于后黎朝熙宗永治二年。铜像为真武君坐像,散发,身披胄甲,左手握手印,右手持剑,膝下有龟蛇合体的造型,神态威武狰狞。
河内镇武观
绕湖西行,湖南边涂有黄、红、白色彩的镇国古寺,在阳光下熠熠发光。高棉式的塔林成群成片,一望便知,南传佛教的影响仍在,越地是多种文化的碰撞之地。
作者
感谢您的浏览,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收藏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