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两个儿子,一强一弱,为何赐死战功赫赫刘封而选平庸的刘禅?
刘封和刘禅相比,毋庸置疑,刘封的能力一定是要比刘禅强很多很多的。
说到刘禅,我们想到的要么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要么就是“此间乐,不思蜀”。虽说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也能看出,刘禅趋于平庸,实在是没有什么令人称赞的功劳。
相比较而言,刘封的能力可要比刘禅强太多太多了。
《三国志》中是这么评价刘封的:
有武艺,气力过人。
也的确是如此,虽说刘封比不上五虎上将,但是在年轻一代中,他绝对是佼佼者。
刘封是在刘备投奔刘表后,成为刘备义子的。由于刘备驻守着荆州的北大门,因此经常会和曹操发生战争,刘封也得以在战场上得到历练。诸如在新野、博望坡,以及长坂坡和赤壁之战,虽说刘封不是主角,但他也是出了不少力,也是有立下战功的。
刘备入川后没多久,刘封便跟着诸葛亮、张飞入川作战。因为战功,刘封便被封为副军中郎将。在汉中之战中,刘封不仅自领一军,还跟徐晃交手两次。
虽说这两次都是大败而归,但再怎么说,能从徐晃的手中安全的脱身而出,就足以说明刘封的武艺还是不错的。
等刘备拿下汉中,刘封就被拍到上庸,去和孟达一起夺取上庸三郡。这个时候的刘封,已经可以说是刘备阵营的封疆大吏。
毫无疑问,刘封的能力在同龄人当中,是十分优秀的。如果他能活到诸葛亮北伐,那他肯定能成为诸葛亮强有力的北伐大将。
只不过十分尴尬,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最终赐死了刘封。
这不禁令人疑惑。为什么刘备要赐死战功赫赫的刘封,反而将皇位留给资质平庸的刘禅呢?
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刘封是义子,刘禅才是刘备的亲儿子。刘封的能力是很强,但这并无法掩盖他不是刘备亲生儿子的事实。义子义子,在感情上自然是比不上刘禅这个亲生儿子的。
虽然说刘禅的能力不咋滴,但他是刘备的亲生儿子啊。即便刘禅再怎么不成器,再怎么的让刘备头疼,刘备也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扫清障碍。
第二,刘封的能力太强,会威胁到刘禅日后的统治。刘备打下来的江山,以后肯定是要留给刘禅的。但刘禅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根本斗不过刘封。万一等刘禅即位后刘封发动叛变,或者不服从刘禅的统治,对刘禅阳奉阴违,那刘禅也拿他没办法。
为了避免未来出现这种情况,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扼杀,为刘禅扫清障碍。于是,刘封就这么的被抛弃了。
第三,襄樊之战中没有出兵营救关羽,后来又丢失了上庸三郡。关羽败走麦城后,有派人前往上庸,去寻求刘封的支援,结果却遭到刘封的拒绝,也因此可以这么理解,刘封在一定程度上害死了关羽。
论感情,刘备和关羽之间的感情,肯定是要超过刘备和刘封之间的感情。在关羽危难之际,刘封却拒绝救援,这肯定会引起刘备的愤怒。
更何况襄樊之战后,孟达携带着上庸三郡投降曹魏,这让刘备的地盘再一次的缩水,实力也进一步的被衰弱。于是刘备就命令刘封率领大军去夺回上庸三郡,结果倒好,刘封大败,还损兵折将,这无疑是会让刘备更加的失望。
也因此,在这种种原因的影响下,刘备最终选择了赐死刘封。
刘禅临死说了一句话?
刘禅临死说的原话是:丞相百年之后,子孙当如何自处?
这句话是带给诸葛亮说的。这句话说的是,刘禅再问诸葛亮,等他去世之后,该如何安排他的儿孙,表面上看,这话没啥,但是细思极恐,因为这不正是刘禅在责怪诸葛亮专权,并且探探他的口风,有没有让他的后代继承他大丞相之位的意思吗?
刘禅的死跟诸葛亮有关系吗?
没什么关系,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后一年,公元263年,魏国进军蜀国都城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随后被迫迁往洛阳,司马昭以魏元帝的名义封其为安乐公,刘禅就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公元271年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
最后刘禅被谁击败?
最后刘禅应该是被邓艾击败
刘禅什么时候死的?
刘禅(207-271) ,公元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他闲居于洛阳,直到公元271年病死。病死。享年64岁。
刘禅,蜀汉孝怀皇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刘备立为太子,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病死,他于同年5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景耀六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之后,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评论列表